中国 -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中国

  • 悲观情绪蔓延,“23条”后香港何去何从

    23条迅速通过,北京极力将香港推离西方,要求它接受习近平领导的政治文化和民族主义热情。外界和香港居民对这座城市能否保持推动其繁荣的活力和生机悲观失望。

  • 布林肯警告中国不要“武装”袭击菲律宾船只

    布林肯表示,若菲律宾船只在南海遭到“武装”袭击,将触发美菲共同自卫条约。这反映出该地区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与中国政府的武装冲突之中。

  • 香港通过“23条”立法,进一步打击异见

    该立法一直以来受到香港公众抵制,但在北京要求下快速获得通过。该法案赋予当局更多权力打击政府反对者,可能会产生寒蝉效应,并给外国公司带来潜在风险。

  • 关于香港“23条”立法,你应该知道的

    “23条”针对叛国和叛乱等政治犯罪,刑罚严厉。该法案的通过是对香港自由的又一次重大侵蚀,也凸显了香港的公民社会和政治反对派在过去四年中变得多么软弱无力。

  • 澳大利亚反外国干预法首案:华商因何被定罪?

    由于担心中国政府秘密干预西方民主,澳大利亚几年前通过了外国干预法。华商杨怡生被控代表中国利益向澳洲政府施加影响力,对他的定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 美国TikTok法案为何未在中国引发激烈反弹

    华盛顿的举动尚未引起中国的激烈反应,也没有引发针对美国公司的报复威胁。分析认为,中方对该法案尚持观望态度,且该国拥有用来阻止TikTok出售的法律工具。

  • TikTok面临被封杀命运是自食其果

    反对TikTok的许多论点都基于模糊、仅存于理论层面的危害主张,封杀它危及言论自由;但它也犯下了致命错误,未能让批评者相信它已经充分摆脱了与中国所有者的关系。

  • 新闻分析

    “TikTok法案”无法解决的深层安全问题

    TikTok构成的安全威胁与其所有权关系并不大,而是与由谁来编写让TikTok发挥作用的代码和算法更为相关。算法属于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北京没有理由放弃对其实际的控制。

  • 关于众议院通过的针对TikTok法案,你应该知道的

    这是美中之间长达数年的科技新冷战的最新进展。众议院议员们为什么支持这项法案?该法案会如何迫使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禁令将如何运作?本文做出解读。

  • 国际芯片企业为何涌向马来西亚

    随着美中在尖端技术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贸易限制日益加剧,芯片等关键行业的企业正努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马来西亚在半导体后端制造方面的经验吸引了许多“大厂”。

  • 中国出口激增,引发欧美国家警惕与担忧

    中国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欧盟和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的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以他国利益为代价,可能会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 从“只生一个好”到“三胎更比二胎强”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通过强制堕胎和巨额罚款来限制生育,但现在,政府开始借由街头标语、流行文化和公共艺术来推广“生育文化”。这种宣传突变遭到了广泛的嘲笑。

  • 中国经济低迷,习近平为何仍自信“东升西降”

    经济陷入低速增长,外交压力持续增大,人口减少并面临老龄化……外界认为中国危机四伏,但习近平似乎仍然确信,自己拥有超越西方竞争对手的正确路线图。

  • 北京压力下香港快速推进“第23条”立法

    “第23条”一直是香港公众不满的根源,根据草案,该法可能对叛国、叛乱和勾结外部势力者处以无期徒刑,旨在进一步遏制异议。港府欲尽快通过法案,立法者已开始审阅。

  • 中国是如何在太阳能领域称霸世界的

    中国迎来太阳能产业大爆发,在美国和欧洲正努力恢复可再生能源生产,帮助企业避免破产的时候,中国已遥遥领先,并表示将继续加快光伏发电厂以及风电和水电项目的建设。

  • 中国初创企业涌向谷歌、Meta投放巨额广告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但硅谷巨头从Temu、Shein等中国初创企业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在国内因政策限制等增长受限的中国公司借此接触到庞大的消费者群体。

  • 前谷歌工程师被控为中国公司窃取AI技术

    检察官指控这名中国公民窃取了谷歌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和软件,并试图将它们转移给一家中国公司。这些指控凸显了中美在AI领域争夺领先地位的高风险竞争。

  • 中国“走线客”涌入纽约唐人街

    数以千计的中国移民越过美墨边境进入美国后来到纽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前往收容所,而是利用当地华人社区的家庭和社交网络迅速站稳脚跟,而且通常能做到自食其力。

  • 新新世界

    被取消的总理记者会:中国改革时代的最后痕迹

    总理记者会常年备受关注,人们希望从中找到经济政策的变化迹象甚至高层权力博弈的蛛丝马迹。它的取消显示出中国经济的严峻形势,更彰显了习的绝对权威。

  • 后新冠时代,更加封闭的“两会”

    在开放的表象下,今年的“两会”与会者仍需接受新冠病毒检测,记者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副本的时间比往年更晚,签证政策更加严格,代表面对提问也更加谨慎。

    {#each list.daily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each list.weekly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each list.weekly_slideshow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