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教育

  • 疫情催生的教育实验:当全球数亿学生无法上学

    疫情至少迫使九个国家停课,混乱在各地蔓延。学生在线学习障碍重重、女性家庭负担加重、依赖学校的企业备受打击,关闭学校可能对孩子和整个社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 复旦大学修改章程删除“思想自由”,引发学生抗议

    修改后的章程强调对党的忠诚高于独立和学术自由等价值观。此举引发了强烈的反对情绪,甚至蔓延至校外,凸显人们对习近平治下言论自由受侵蚀、异见被压制的广泛担忧。

  • 美国十年来最受欢迎的名字

    老派名字的创新、简写的名字、神话中的名字......为了搞清楚2010年代父母给孩子起名的趋势,时报分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婴儿名字榜单,这里是一些发现。

  • 回顾2019年美国11起校园枪击案

    包括本周四在加利福尼亚州索格斯高中发生的袭击在内,今年全美高中或大学校园里已发生了11起枪击事件,造成至少六人死亡。此外,还有数十起实质性袭击威胁。

  • 中国高校用“学生信息员”监督教师、消除异议

    中国大学正部署学生对教师的思想观点进行监督,这是习近平治下大规模运动的一部分,目的是消除异议,把大学变成党的根据地。已有十几名教授遭举报后被开除或受罚。

  • “很不受欢迎的感觉”:耶鲁第一批女生经历了什么

    被禁止参加大多数课外活动、16%的人说曾被性骚扰……一项新调查披露了耶鲁首批本科女生的校园经历。她们被允许进入一座白人男性主导的大学,但它并没有平等对待她们。

  • 纽约时报中文网招聘启事

  • 日本通讯

    珠算在日本:古老工具迎来新热潮

    尽管日本教育官员已大大削减了珠算教学,但倡导者正在推动文部省更早地引入这种古老的计算工具。现在,数万名学生在上珠算高级课程,并在全国比赛和考试中接受挑战。

  • 从斯坦福的船坞,揭开招生丑闻更多内幕

    在一场全国性招生丑闻曝光后,斯坦福开除了一名犯有共谋欺诈罪的帆船教练、解雇了另一名赛艇教练。校方拒绝透露原因,但这些教练都面临为校队筹集运营资金的压力。

  • 每日一词:Busing

    校车政策为何成为美国民主党初选的争议焦点

    在上个月的民主党初选辩论中,参议员哈利斯与前副总统拜登有关校车政策(busing)的言词交锋是辩论的亮点之一,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种族政策和现状的反思。

  • 2019年美国大学申请书选登:关于金钱的五个故事

    《纽约时报》每年向美国高中生征集关于工作、金钱、社会阶层和相关话题的大学申请书。今年感动我们的五篇短文告诉我们,金钱这个话题可以有多么丰富。

  • 2019年美国大学申请书选登

    大学申请书选登:图书馆给了我通向世界的钥匙

    没地方住时,我和妈妈会在图书馆消磨时间。即便在妈妈找到工作后,图书馆仍是我安全感与舒适感的来源。现在我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向别人开放,正如它曾开放给我一样。

  • 2019年美国大学申请书选登

    大学申请书选登:垃圾车里看世界

    当我的同学在有空调的电影院和零售店工作时,我痴迷于垃圾回收带来的自由和快乐。垃圾是一个镜头,通过它我能看到周遭正在发生什么。我相信这段经历将帮助我走向成功。

  • 2019年美国大学申请书选登

    大学申请书选登:我家餐桌的故事

    在我生命的前半部分,这张餐桌是我家的中心。那些家庭晚餐上有奶奶做的饭菜,有争吵,也有玩笑。那永远是一场冒险。如今姐姐离家、奶奶去世,我和爸爸相依为命。

  • 2019年美国大学申请书选登

    修理管道教给我的事

    我是管道工的女儿。过去五年来,我在每个暑假帮助爸爸修理管道。这份工作是混乱世界的缩影,我难免讨厌它。但它也教会我,生活就是一个接受混乱并且学会清理的过程。

  • 2019年美国大学申请书选登

    就算洗盘子,也要靠学习改变命运

    当我整夜打工身上散发恶臭,人们总是递来异样的目光,但我不在意。我厌倦了看着儿时好友比划黑帮手势,或爸爸带着工伤回家。我努力读书,是因为我知道必须改变。

  • 励志故事变丑闻:中国富家女650万美元上斯坦福

    这笔钱是招生舞弊案迄今已知的最大数额,赵雨思及其家族迅速引发争议和关注。富有的中国家庭热切希望将孩子送入美国名校,大量咨询机构和招生顾问藉此牟利。

  • 中国家庭卷入美大学招生弊案:120万美元进耶鲁

    大多数受到指控的家长向招生顾问支付数万或数十万美元,但有些家庭的花费远高于此。一个中国家庭花了120万美元把女儿送入耶鲁,另一个身份不明的家庭则花了650万美元。

  • 硅谷想重塑美国教育,却遭遇了反叛

    扎克伯格支持的在线教育平台在一个堪萨斯小镇遭遇抵制,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公立学校严重依赖科技的质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科技界人士正让自己的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 文化

    别再问孩子“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不要逼迫孩子们用一种工作来定义自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梦想中的职业,更别提获得工作满足感了。孩子们的志向应当不局限于工作,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each list.daily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each list.weekly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each list.weekly_slideshow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