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关系 -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中外关系

  • 欧洲议会德国议员助理被捕,被指为中国间谍

    此前已有三人因涉嫌向中国泄露数据在德被捕;英国当局也在前一天指控两人为中国间谍。欧洲议会选举前,这些案件加剧了人们对外国干预欧盟政治的担忧。

  • 三名德国公民涉嫌为中国安全部门收集敏感数据被捕

    三人据信代表中国安全部门收集了敏感的海军数据,并获得了一台高功率激光器。此案凸显了中德关系的脆弱性,德国总理上周访问中国,并与中方签署了多项双边贸易协定。

  • 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国试图入侵美国关键基础设施

    国家安全局局长称,北京已加强网络攻击,以确保在两国发生直接对抗之前进入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构成威胁。他表示,作为回应,美国正在加大力度破坏这种活动。

  • 德国为何无法与中国“分手”

    德国总理三年前上任时曾承诺将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现在,德国公司仍希望拓展在中国的业务。肖尔茨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美国等盟友的压力。

  • 德国总理访华:推动经贸关系,强调公平竞争

    肖尔茨带领德国商界领袖访华,他在试图推动与中国保持经济联系的同时,也警告中国必须遏制大量廉价商品涌入欧洲,同时还对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表达了关切。

  • 从“特殊地位”到几近决裂:中印关系考验莫迪

    莫迪曾多次前往中国吸引投资,并研究如何从邻国的经济转型中学习。但随着两国因边境争端、地区影响力等几乎面临决裂,处理中印关系已成为他争取连任的关键问题之一。

  • 新闻分析

    中国感到被美国围困,但习近平无力反击

    中国领导人认为华盛顿正团结盟友和伙伴,对中国进行一场“遏制、包围和打压”的全面运动。但除了严辞谴责和走过场的海上巡逻外,北京回击的选择似乎有限。

  • 美日进一步加强同军事及经济合作,与中国抗衡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拜登强调美日同盟在对抗中国影响力方面的重要性。双方将扩大防务合作,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机构也将建立协作关系。

  • 台积电工厂带来的繁荣与挑战:日本重塑芯片产业

    台积电在熊本附近设立的晶圆厂已投入运行,将昔日农业小镇变成了芯片供应链在亚洲的关键节点。作为曾经的芯片制造强国,日本正投入重金试图重振该行业。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继续深化中俄关系

    此番会晤被认为是为普京访华行程做筹备工作,并抵制来自美国及其盟友日益增长的压力。拉夫罗夫访华几天前,美国财长耶伦警告中国不要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支持。

  • 耶伦访华之旅结束,未取得重大突破

    耶伦与中国总理李强及数名高级经济官员进行了会面。虽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但双方同意举行更多讨论,以处理贸易、投资和国家安全方面日益加剧的摩擦。

  • 耶伦再访华,敦促中国解决绿色能源出口过剩问题

    耶伦作为财长第二次访华,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她批评中国绿色产能过剩威胁到美国电动汽车和太阳能行业。美中稳定关系之际,针对中国出口的新举措可能激化贸易紧张。

  • 美国财长耶伦将再次访华,进行高级别会谈

    耶伦计划会见美国企业代表,以及何立峰、刘鹤等中国高级经济官员。此行正值拜登政府试图在对华强硬立场与保持正常沟通渠道、避免经济战之间取得平衡之际。

  • 拜登与习近平通话,谈及台湾、贸易等问题

    白宫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坦诚和建设性”的对话,内容包括台湾问题、中国在乌克兰战争期间对俄罗斯的支持等。在两国试图稳定关系之际,此次通话是一个重要标志。

  • 中国水军假冒特朗普支持者,试图影响美国大选

    研究人员表示,中国正利用隐蔽的网络账号伪装成特朗普的支持者,宣扬阴谋论,并利用党派分歧来破坏拜登政府的政策。这些行动已引起美国政府内部的警觉。

  • 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加征关税

    这些关税于2020年中澳发生严重外交争端期间开始征收,给澳大利亚葡萄酒市场造成严重打击。在中国商务部宣布取消关税的前几个月,两国关系一直朝着和解的方向发展。

  • 美英制裁中国黑客组织,北京与西方网络冲突升级

    两国指责北京的最高间谍机持续在美国的电网、国防系统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中植入恶意软件,并窃取了4000万英国公民的投票名册。西方与北京在不同领域的网络冲突升级。

  • 布林肯警告中国不要“武装”袭击菲律宾船只

    布林肯表示,若菲律宾船只在南海遭到“武装”袭击,将触发美菲共同自卫条约。这反映出该地区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与中国政府的武装冲突之中。

  • 澳大利亚反外国干预法首案:华商因何被定罪?

    由于担心中国政府秘密干预西方民主,澳大利亚几年前通过了外国干预法。华商杨怡生被控代表中国利益向澳洲政府施加影响力,对他的定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 TikTok面临被封杀命运是自食其果

    反对TikTok的许多论点都基于模糊、仅存于理论层面的危害主张,封杀它危及言论自由;但它也犯下了致命错误,未能让批评者相信它已经充分摆脱了与中国所有者的关系。

    {#each list.daily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each list.weekly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each list.weekly_slideshow as value#}
  1. {#value.headline#}
  2. {#/each#}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